浅谈洗涤剂中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2018-03-15 15:58:426310次浏览

洗涤剂内含有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香精色素、水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洗涤剂极其容易污染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除了会引起产品变质,当中致病菌还会在洗涤餐具时,通过伤口进入到人体,使消费者致敏甚至致病。各国对洗洁精中的微生物指标有严格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中规定,洗涤剂中菌落总数≤1000cfu/g,其中致病菌大肠菌群≤30cfu/g。洗涤剂中通过添加防腐剂,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避免洗涤剂产生变质现象,从而维持新鲜度与持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中规定,A类产品是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涤剂(含果蔬类),其中,A类产品所用防腐剂应采用中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规定的品种。根据中国卫计委发布的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列入名单的防腐剂种类有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乙二醇苯醚和邻苯基苯酚等4种。因此,在中国清洗食品的洗涤剂,允许添加的防腐剂目前只有以上4种。


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防腐剂品种。根据动物的皮肤刺激性数据,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在洗涤剂中不超过200mg/kg,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在洗涤剂中不超过15mg/kg,是无刺激性的。在多年的应用中,并未出现广泛的关于洗涤剂致敏投诉问题。但洗涤剂污染微生物后,微生物引起的致敏性相比洗涤剂里的防腐剂更要严重。因此,洗涤剂合理使用防腐剂,不仅无致敏风险,还能避免微生物污染,对消费者来说,更安全,更有保护。

181327_1417571908531.jpg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我们

020-87688093